02088888888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绿色中国丨走进上海电气:新能源“内卷”如何破局?

  • 发布时间:2025-01-11
  • 点击次数:

《绿色中国》对话时代人物,传播创新精神,致敬科学力量。

自《国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新能源行业再添动能,也引导了资金的流向,以光伏风电、储能、电池、充电桩、核电等为代表的几大板块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总和。但与此同时,电网配套建设不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等问题始终是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挑战。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出17项措施,旨在解决当前新能源所面临的消纳问题和弃风弃光现象,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新能源产业的信息战、资源战全面铺开,企业“卷生卷死”,降本或将是唯一出路。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也带来了技术的更新迭代,带动产业发展。虽然从宏观而言,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是稳中向好的,但企业的健康发展才是赋予这项宏观变化的正义价值。

那么在新能源市场蛋糕已做得如此之大的前提下,企业要如何改变以适应“内卷”的市场?又有哪些特质应当在转型过程中坚守?怎样顺应双碳目标转型,实现零碳理念,助力低碳经济发展?主持人李策对话上海电气集团新能源发展部部长张洪斌。能效提升、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是企业进行双碳布局的三条可行路径。当前,上海电气已在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实现了整体布局,占据了中国的海上风电30%以上的装机的份额,虽然新能源短期内处在“内卷”的困境中,但从长远来看,全球的新能源市场依然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唯有技术创新才是永恒的竞争主线。

以下为精选节目对话实录:

上海新能源企业_上海能源投资新能源_上海能源新企业排名

三条路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李策:上海电气作为世界级综合性的高端装备品牌,在响应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很多的作用,具体有哪些落地的布局和规划举措?

张洪斌:上海电气作为一家已经有122年的全球性装备制造业的企业集团,始终在三条路径进行整体的双碳布局。第一条是能效提升,第二条是能源替代,第三条是资源的循环利用。

上海电气在传统能源领域,已经提供了全球最低的供电煤耗的机组。在大唐东营,可以提供248.86g/kWh的供电最低煤耗;在燃机领域上已经实现F级的重型燃机——氢燃机燃烧中的国内重大示范;在核电领域,上海电气的主装备涵盖了上海整个核电中的二代、二代加、三代和四代,包括各种小堆。

同样,上海电气在新能源领域,在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都已经实现了整体布局,包括我们现在占有中国的海上风电30%以上的装机份额等。

李策:我们看到在中国品牌日上有一个非常新颖的亮点,就是上海电气用一幅国风长卷来展现了零碳理念,叫做“零碳千里江山图”,有很多的观众肯定是没有看到,那您为我们来讲解一下,这背后的创意和亮点是什么?

张洪斌:通过千里江山图综合展示了上海电气在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整体的产业布局。通过画卷的形式可以将上海电气的主装备和应用场景进行更好的展示。上海电气面向于能源和工业的主装备,主要在布局在沙戈荒大基地、海上能源大基地、零碳工业园区三个场景,通过画卷的形式展示,将我们的装备和观众的互动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画卷能够活起来,也能够增加参观的观众们对这个装备的理解和认识。

李策:如果说落实到实际的实践领域,我们有什么样的实际项目或者技术创新来支持零碳理念的实现呢?

张洪斌:例如上海电气已经实现了刚才所提到的,在大唐东营,我们做了全球供电最低煤耗机组,发电煤耗248.86g/kWh。同样,我们在海南大唐的燃机上面也实现了掺氢7%的重型燃机,现在已经供给了全国大概30%以上的海上风电的基础;我们在迪拜做了全球最大的950兆瓦光伏光热的混合发电。这几个在去年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作为主展示电站,进行了全球的推介。同样道理,我们也通过多种的工业驱动、海水淡化等新的节能技术,在工业的各层领域中,提供各种节能减碳的新技术,实现整个双碳社会的建设。

李策:在技术领域,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比如“国和一号”、“华龙一号”等,那么上海电气肯定也有自己在技术上的创新亮点。最近几年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在技术难关上加以突破的呢?

张洪斌:上海电气在能源领域,最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于国家重大需求的一些技术突破。例如我们现在专门做的是300兆瓦级的F级重型燃机,在两个月前正式在上海下线了。同时我们历经八年的时间,前后投入了8亿元,为国家的核电CAP1400提供的RUV湿绕组的核电主泵,那么这条主泵也实现了全球的首台业绩,助推了我们国家CAP1400的国产化示范电站顺利投运。

上海电气同时在风电领域已经成功研发了16到18兆瓦级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最近也刚刚承接了批量化的订单。同时我们做的4兆瓦级的漂浮式风机也已经在去年福建的南日岛顺利下水,来试运行。在大型的电解水制氢领域,上海电气最新的技术已经突破了单体的能量密度在每平方米达到1万安培,综合的直流电耗达到现在最领先的3.77度每标方的世界级技术水平,并且得到了外方的技术认证。

上海能源投资新能源_上海能源新企业排名_上海新能源企业

构建零碳产业园区

是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抓手

李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零碳产业园区是一个很好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方面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实践案例?

张洪斌:上海电气因为有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的整体装备基础,通过装备的基础再将我们整个的技术路线进行打通,能够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系统解决方案过程中,园区的综合能源又存在着一些比较典型的难点,因为园区中的企业大体量规模较少,以企业单体去做综合能源往往存在一些供给端的不足,也包括协调性不足等问题。

所以以园区为边界范围,是推进整体国家双碳战略过程的非常好的抓手,以长三角来为例,长三角占全国这样的公共园区接近1/5,而且很多园区都是面向出口型的,在欧盟当前的碳边境税管理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情况之下。

那么实际上面对出口型的园区,如何能够实现加速零碳化其实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对于上海电气,第一,已经联合了国内大概有11家不同的单位,包括能源交易所、电网公司、装备类企业、园区、认证企业等,我们编制了上海市的零碳产业园区。第二,上海电气依托自身在能源和装备的优势,我们在自己的园区之内,例如在广东汕头,我们自己的风电园区内,三年前就已经率先实现了零碳的园区。我们整体通过风、光、储、充整体的这样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整个园区中的绿碳化,而且当前还是我们广东地区单体最大的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第三,我们通过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和循环利用三种路径来推进我们在工业园区实现整体零碳目标的解决方案,各种不同的项目正在推进中。

李策:核电是清洁能源,代表了先进的技术制造,但是也要发掘它的商业价值,从市场化角度,您怎么来观察和看待核电?

张洪斌:核电在未来国家的整个能源体系扮演着重要作用。它的平均年发电小时数应该在7,000到8,000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它实际上会在今后的双碳或者零碳的整个供电体系,或者说国家现在讲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压舱石”角色。它不仅仅是清洁的,而且是一个稳定的电源,所以我们觉得核电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其实会有更多的发展前景。

上海新能源企业_上海能源新企业排名_上海能源投资新能源

破解新能源发展困境

技术是驱动发展的主力

李策:我们很多观众比较关心的是国内现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环境,比如说风机、光伏、动力电池,那么从上下游整个产业链来讲,大家都认为目前特别“卷”,竞争非常激烈,那么我们与中东、美国、欧洲等地相比,现在国内的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目前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您觉得未来的前景如何?

张洪斌:坦率地讲,据统计,全球的新能源中的装备中的产能,除了风电的国内装机大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70%外,其他像动力电池已经超过80%,光伏接近90%,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装备供给到了全球,那么从这些新能源的企业最近披露的年报中也可以看到,其实我们新能源的装备企业,海外占比都在快速提升,增速相对较低的还是风电。

在海外,也有一些典型的风机的制造企业,但是在光伏、动力电池、储能、氢能等领域,包括上海电气在内的国内的新能源装备企业,已经是这个市场中的主角,美国、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都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的主力市场。

在这些重要市场中,现在已经由原先的竞争模式,比如我们在这里生产,通过出口贸易的方式去做,已经慢慢转换为我们所谓的“国际版 2.0版本”——通过就地生产、就地采购,来就地组装和就地调试,实现了由工程驱动走向装备驱动。

从长远来看,整个全球的新能源市场还会呈现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包括中美发表阳光之乡会谈后,所定的新能源发展的目标,其实严格上还有大概三倍的目标。所以我觉得长远来看,新能源的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李策:很多新能源企业,比如单晶硅、多晶硅到现在的钙钛矿技术,还有储能、氢能这样的一些变革,我们也可以说成是迭代,可能我们国内要在成本上降本增效,然后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那么对于现在,行业“卷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如果要有新的发展路径的话,您觉得是“走出去”比较好,还是继续在国内去深耕这个行业?

张洪斌:首先这个行业的“卷”,都是双引号了,都是相对的“卷”。从各家的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盈利变化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差异化的,所以我并不觉得所谓不同类型的企业是不是要进入到这个类型。

其实新能源主要的竞争主线依然还是技术。技术是竞争的主线,在这个竞争的技术主线上,在技术竞争和规模化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成本的下降曲线。现在会下降得非常快,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卷”的概念。所以我们觉得在这过程中,技术依然是驱动发展过程中的主力。不同的主体,不管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其实大家都在追求技术的过程之中持续地投入,尤其领先的企业依然都在扩大规模持续投入。

所以第一,我觉得并不存在所谓的“不同类型”还有没有机会,因为对技术的追求是永恒的。第二,对于整体布局的情况,我觉得后续发展可能会慢慢走向“分区”,像欧洲、美国、中东这样的主力市场会形成区域性的装备和生产之间的一个布局,我们称之为区域的全球化。

李策: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电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之下是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的?在国际合作方面有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呢?

张洪斌:全球化其实一直是上海电气发展的本色。作为一家全球布局的公司,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三种路径“走出去”。

第一种方式是工程“走出去”,上一届已经在全球大概35个国家,140多个子公司、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有我们的项目。第二是资本“走出去”,我们通过一些海外并购,在欧洲也有一些典型的企业资本并购。第三,通过产能的“走出去”,即就近的消费地进行装备的、产能的投入。这三种模式都是围绕国家的“一带一路”进行布局的典型项目。像我们在巴基斯坦做的两台66万的这样等级的煤电站,其实也已经是去年就正式投运了,一直名列在巴基斯坦整体煤电的排名的第一名。另外,我们在中东的迪拜也建造了全球最大的950兆瓦的光热光伏复合太阳能电站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在去年整体“一塔三槽+光伏”太阳能发电组合进行了投运。所以整体上,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将技术、装备和我们的知识“走出去”,来服务全球的“一带一路”,也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相应的回报和回馈。

李策:您也提到了关于业务模式的转变,比如说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这样的特征,那么具体的转型如何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部门包括企业是如何来适应能源的演变形式呢?

张洪斌:会随着需求的变化来做相应的改变。我们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远端,电从远端来,那么现在随着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等新技术的演变,其实“电从身边来”也会变成一种常态。这就提到了能源的供给形式会从原先的大型的集中式向小型的分散式转变,两种形式也会有同时并存的形式。在这种并存的形势下,欧盟碳关税所带来的典型的园区自身的绿电化的过程,这样的典型技术演变或者商业模式演变——由原先的发、输、变、配、用这种远程传输的模式,走向现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分散式的就地集中的方式。

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过程中,上海电气实际上是发挥了我们在能源装备、工业装备、控制装备整体的竞争优势,我们正在大力开拓源网荷储整体解决方案、技术研发,包括典型工业的示范。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我们能够把在对于源端、对于不同发电形式中的理解,包括在负荷侧,对于工业用电装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上所体现出的用电特点和典型要求,能够通过数控算法,将源端和荷端之间不同的需求,包括冷热电负荷的不同形式进行组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电气也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包括技术研发中的攻关,希望能够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过程中,达到上海电气独有的竞争优势。

上海新能源企业_上海能源新企业排名_上海能源投资新能源

长时储能要求提高

发展不同装备的耦合技术

李策:我们都知道绿色化、数智化推动中国的高端制造全球化,在这个聚焦话题之下,上海电气肯定做了很多突出贡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您觉得在未来,不管是品牌建设还是战略转型上,企业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和改变呢?

张洪斌:回顾我们过往走过的能源装备的路径,其实还是以传统能源提升作为主体。现在面向未来“双碳”的背景下,包括现在全球化这样的一个整体大环境,我们觉得整体上在国内,未来大体上是以能源中的新能源来作为主体,比重会越来越大。

国内新能源的总体发展大体上是两块。一块是以大基地为主体的大型千万级等级的以外送电为主体的集中式大基地建设,在这个方面,由于环境相对恶劣,且对于新能源中大型化、抗风沙性等整体技术的要求提升,因此对于新能源的装备、长时储能的技术的要求都大大提高。所以我们觉得,大基地是对于我们整体上大型化的装备长时的储能提出了新要求。

另外一块就是以负荷侧源网荷储一体化所体现出的技术和装备,以及产业上的要求,更多的是以综合的解决方案,将源端的发电和负荷侧的用电,包括整体之间的调控和控制能够融合在一起,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内可能大的趋势就是这两块,所以上海电气面向于国内的需求,整体是围绕这两块来进行产业和技术的研发。

面向于海外又有些差异。海外方面,以欧洲为例,1GW、2GW级的大型海上的风电已经进入常态化的建设了,那么这时候它提到的更多的是绿电,不仅仅是传输,而是绿电本身的就地转化,比如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制氢。那么这就提到了新能源不同装备之间的耦合,像欧洲就会在海外变成典型的一个应用趋势。现在中东进入沙漠化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作为这样的一个转化过程。像我们在中东、沙特所观察到的,现在以大型的新能源和制氢、制氨、制醇能够耦合的新形式也出现了,所以我们觉得还要有更多的将新能源不同装备之间的耦合技术,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同样前提也提到了面向海外的新能源市场,就地化的装备由工程驱动走向装备驱动的本体化战略,其实也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策略。

(制片人:李策,统筹:闫家蓬 汤艾一)

上海能源新企业排名_上海能源投资新能源_上海新能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