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合肥造汽车,究竟有多“新”?近年来,合肥市全面实施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9月28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78.3万辆,同比增长72%,预计全年产量达130万辆。
【新链条】
从整车到零部件,再到后市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正快速壮大。
近年来,合肥规划“下塘”、“新桥”、“新港”三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高新、经开、新站、包河、肥东、肥西、长丰、庐江等重点配套产业园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围绕产业配套需求,合肥持续延链补链强链。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新增投产、开工、签约项目165个,总投资额1794.3亿元、投资金额居全省第一位,奥托立夫、知道科技、均胜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重点领域零部件实现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客车6家整车制造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30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规上限上企业700余家,覆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
完备的产业链也带来营收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集群营收达4071亿元,同比增长超30%。今年1-6月,营收超1900亿元。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超4700亿元。
【新市场】
比亚迪秦L、江淮瑞风RF8、大众“与众”、蔚来汽车乐道L60……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导入10余款新车型,丰富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为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合肥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徽动消费·合肥GO”2024年春季汽车促消费活动等多场汽车促消费活动。此外,还举办汽车嘉年华暨惠民车展、省汽车消费大会、“春游江淮请您来”等180余场活动,筹备国际新能源汽车展、“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2024年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等多项活动,着力打造汽车文化品牌。
据统计,1-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约7.37万辆、同比增长41.8%、渗透率达46.2%。
与此同时,合肥还与东南大学汽车工程系建立合作,协调合肥大学与东南大学车辆工程系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加强产学研联动。
从产量来看,1-8月全市汽车产量达111.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7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1%、72%。预计全年汽车产量17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1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74%,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新场景】
合肥不断加快智能网联全域开放,高标准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打造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的省会城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1248.4公里。
为此,合肥建设世界最大城市中央公园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项目、交通部首批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区)等。大众集团国内首个智慧物流园等应用场景就位于合肥,累计投放智能网联示范应用车辆超300辆。智能网联技术目前已在无人物流、Robo-Taxi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在培育创新生态方面,合肥联合大院大所,共建6家汽车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60家,中科大、江汽集团智能新能源汽车联合实验室揭牌运行。同时,依托合肥工业大学,设立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攻坚”“竞争赛马”等方式,推动车载产品自主化。
【新配套】
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肥制定了《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意见(试行)》《合肥市居民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公用充电设施引导、管理和退出等3项机制,配套草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验收指引》《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评价体系(试行)》等文件。
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2.3万台,车桩比1.44:1、换电站100座,城区基本建成2公里充电服务圈,覆盖“两区三中心”(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公共停车场等各类城市场景,四县一市乡镇覆盖率达79%,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实现100%全覆盖。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