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竟然也能变“香饽饽”?
想象一下,曾经那些堆在田间地头无人问津、不得不焚烧的秸秆,如今竟然成了生物天然气、肥料、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原材料”,还顺便解决了农村燃气问题。
要说这转型速度快得让人目瞪口呆,带来的好处也是相当给力。这一次,我们得去看看生物质能的“商水模式”——这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奇迹正在河南周口市商水县悄然上演。
秸秆不再是麻烦,而是财富
商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一年下来有约100万亩的玉米田,产出的秸秆多达150万吨。这么多秸秆,以前基本就两种命运:要么被烧得灰飞烟灭,搞得空气污染相当糟心;要么直接还田。
表面看起来是还肥于地,但长期下来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还给病虫害做了嫁衣,真是“鸡肋”一般的存在。然而,今天的商水秸秆却风生水起,身价倍增,这背后有什么魔法?
2019年,商水县迎来了“救星”,一家名叫豫天新能源的企业带着“秸秆综合利用生产天然气项目”落地了。与它合作的是技术方必奥新能源,一同采用干式厌氧发酵工艺。
这个名字听着有点拗口,简单说就是把干燥的黄秸秆通过一套工艺流程,变成了天然气、有机肥等环保产品。这种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湿法发酵过程中存在的气量波动大、效率偏低的问题。如此一来,秸秆从烦人的负担摇身一变成了多方获利的好资源。
从地里到罐里:秸秆的华丽“冒险”
秋收时节,走进商水县的玉米地里,你会看到一幅奇妙的画面:茎穗兼收机和秸秆运输车并排作业,玉米粒被收进储存箱,而秸秆则粉碎后被塞进运输车。
这种看起来异常顺滑的操作,得益于茎穗兼收机的改良,每年秋收前,企业会联系到当地的合作社,组织起300多台机器与收割机手。每亩玉米收割的费用仅为50元,比市场价低出近30-50元,这简直就是给农户送福利。
秸秆运抵收储中心后,经过称重入库,随即被压实并整齐堆放在贮存池内。别小看这些“干草垛”,它们可是未来一年生产生物天然气的“金矿”。商水县的生物质气项目周边设有两个收储中心,能有效保证工厂全年的原料供应。
这里的收储体系打破了原先的“单打独斗”,政府、企业、合作社、机手紧密合作,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打通了秸秆从收集到处理、从储存到利用的全流程,高效又环保,难怪能让全省“种草”。
一秸多用,变废为宝的化学奇迹
在商水生物质项目工厂里,秸秆的旅程远没有结束。它们首先被送进罐体进行发酵,发酵后的产物通过净化提纯、固液分离等工艺,摇身一变成为生物天然气、生物有机肥和食品级二氧化碳。
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技术含量满满,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在这里功不可没。相较于传统的湿法技术,它的优势在于产气稳定、能源消耗低,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这就解决了黄秸秆的老大难问题。
截至2023年6月,商水生物质项目已经正式投产,每年能处理20万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天然气约2000万立方米,固体生物有机肥7.5万吨,以及2.2万吨的食品级二氧化碳。
据估算,每年可减排约35万吨二氧化碳。这些原本要被付之一炬的秸秆,如今却成了价值链上的明星产品。这不仅是环境的福音,更是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重体现。
环保、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
商水生物质项目总投资6亿元,听起来是个“大手笔”,但它带来的回报也同样喜人。项目投产后,每年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利税超千万,同时为周边农户带来约3500万元的增收机会,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
仅使用了商水县八分之一的秸秆,就能满足全县55%的燃气需求,难怪大家都说它是“气化乡村”工程的绝佳补充。
项目的意义不仅限于经济效益,它还参与了源网荷储的试点工作:在近3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上安装了分布式光伏设施,每年发电量可达400万度。通过“气电协同”的运营模式,将风能、光能这些清洁能源有效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真是一举多得。
多方共赢的“商水模式”
“商水模式”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充分结合了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重效益结合与统一。
从农户到企业,再到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有的参与者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实现了各自的收益。这种模式不仅为玉米秸秆找到了最佳出路,还成为了河南省农业绿色转型的亮点。
作为一项创新模式,“商水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废物利用”的最大化,如何让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两全其美。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效仿这套模式,而商水的经验无疑是最宝贵的。
我们该如何定义“废物”的价值?
商水生物质项目的成功,带来了环保、经济、社会的三重丰收。它让我们意识到,秸秆并非一无是处的“废物”,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可再生资源。
站在这里,不禁要问: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被低估的资源”?如何把眼前的“负担”变为未来的“财富”?欢迎各位看官留言谈谈你们的看法——毕竟,废物从来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
#头条创作游园会#